2013-04-28

合而不流 - FLUXUS 50週年紀念特展@高美館


 原本以為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展在高雄開展時會像台北一樣熱鬧,於是今日的行程排開了這個展區,沒想到現場卻是門可羅雀,我跟朋友都懷疑是不是深一點的地方其實暗潮洶湧,不過剛好錯過了導覽的時間,於是轉頭看起別區的展覽。(註:導覽固定是每天上午10:3014:00

 除了普立茲以外,現在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展--「合而不流:FLUXUS五十周年紀念特展」。這個被稱為FLUXUS的流派活躍於60年代,FLUXUS有點難定義,可以說是承襲了達達主義(反藝術)的精神,主張反對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,作品看似塗鴉,但是誰規定藝術要有怎樣的格式呢?有種解構思想或是批判的元素在內,在那個年代也與嬉皮的氛圍很接近,強調「藝術即是生活」,主要成員中我認識的就是小野洋子(約翰‧藍農妻子)。

2013-04-05

關於未知的恐懼與想像(好的那一面)

這是新畫的米瑟利(美莎里)

 可能是被家母影響的關係,從小就常看一些歐美在週末播出的恐怖/驚悚短篇影集,然後聽著她說以前看的《步步驚魂》(不是《步步驚心》喔)多好看又多好看。不過後來覺得我主要是喜歡裡面想像力的那個部分,像是大師伊藤潤二的作品跟《世界奇妙物語》都很喜歡,於是最近開始翻起小時候看的《來自魔界》。

 這部漫畫是我國小國中時在《寶島少年》上連載時看到的,那時候會印象深刻應該是因為神秘的大姊姊米瑟利(美莎里)的關係吧,時不時穿個低胸的皮衣,小男生看到就要流鼻血了,不過現在回去看……果然以前的等級太弱了。不過才發現她應該是天蠍座角色吧,超級有魅力的啊!(姆指)

 這部作品是由說書人米瑟利在講故事,米瑟利是取自英文misery(苦難、悲慘),因為她總是帶來魔界的事物吸引人類掉入陷阱,但故事中也有些角色清楚自己的正面想法,克服難關化險為夷。篇幅是以每週連載的步調去畫的,雖然大部分感覺是講重點,但講難聽的話就是鋪呈不足草草收場,有些作品變成「從小說轉化而來」的感覺,文字的敘述太多。不過大部分還是很有趣的。

期待完整的性 - 《後會有期》&《性福療程》


 最近連看了兩部相關主題的故事,突然想起更久以前看過的《Blind Dating》(翻成《盲眼情真 / 約會進行時》,是一個瞎眼帥哥想找正常人交往,並且對方可以真心接受他的故事),不過那部電影是很一般的商業愛情喜劇類型,內心掙扎的部分比較沒這麼多。

 這兩部電影的主題都在討論殘疾人與性之間的關係。生命是不公平的,雖然都說每個人生下來就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,但是有些人就是天生聰明,有些人天生就適合做某些事,而有些人生下來就需要更多的愛與資源,這些資源可能來自家庭、社會,可能剝奪了其他兄弟姊妹應得的愛,也可能稀釋了社會資源的分配。也許這樣說很不厚道,然而這樣做是真的公平嗎?我們看著大自然的弱肉強食、物競天擇,但對人卻用另一套標準,只因為我們是人。

 於是這兩部電影讓殘疾人回到原本的的立場,來討論一件他們想被當成一個自主能力的人來對待的事,也就是完成與其他生命、靈魂、肉體的結合,也就是「」。

2013-03-29

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


 簡而言之,這部電影也是《大逃殺》那種大亂鬥 ( battle royal ) 類型的故事。這個被稱為「飢餓遊戲」的設定面,是因為在很久以前人民對中央曾發起大規模的反抗革命,死傷慘烈而且結果是失敗的,但是中央大發慈悲原諒了他們,只是每年要從每區(共12區)選出一男一女當成祭品,在指定的競技場裡廝殺至最後一人成為贏家,餘生衣食無缺。

 但是這部電影包裝跟敘述的感覺,似乎抽離了殺人的二難與抉擇,一開始也許覺得難逃一死的害怕,變成入戲地接受主辦方提供的奢華物資,也接受遊戲規則以及訓練、作戰技巧之類的,喧嘩取眾為要獲得更多的贊助者支持,也上電視節目侃侃而談,是的,整個就被包裝成一場秀,某種程度而言更像是從美國各州選出的籃球運動員代表去打NBA。只是一個沒打好就會死掉。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,現今失敗的運動員可能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死了(活不出自我期待的樣式)。

朧村正 - 日式水墨與2D忍道


 對於這種豪邁的捲軸動作RPG還真的是久違了,除了《洛克人》系列以外,上一部讓我動心的是堪稱經典的《惡魔城-月下夜想曲》。

 這部的設計方式是不同程度的玩家都可以挑戰,不是說簡單的就沒有難度,而是在控制上可以省去很多手續,用格鬥遊戲的例子來說,就像把必殺技設計成按鍵,然後高手則是需要去轉手把的感覺。總而言之,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以存活率來設計難度的,而升級的速度也相當快,如果有挑戰不了的敵人也許去升個級就可以輕鬆過關。

2013-03-19

地表上最大機器人《PLUTO~冥王~》

這是浦澤畫筆下的原子小金鋼

 從《怪物》開始接觸了浦澤直樹的作品,就對存在架空(虛構)產生了許多興趣,這樣的手法被延續到《PLUTO~冥王~》上。

 這部作品一共分成八集,在第一集的時候冥王完全沒有現身,只是用龍捲風包覆著身體,用未知的恐懼維持張力,再以主角國際刑警的角度去挖掘事件的真相,一步一步引導讀者了解整件事的嚴重性,以及誘發對於事件謎底的渴望。

 在這個故事中,擔任主角的是世界最優秀的七具機器人之一的蓋吉特(基斯克),身份是國際刑警,而整個事件由瑞士的蒙布朗(蒙白朗)被殺害/破壞開始,整部作品探討著機器人的靈魂(記憶),以及於人的差別。被改寫之後,是一部更具深度與反思的作品,算一算改寫也是十年前的事了。

2013-03-16

公視主題之夜《性愛教師 Sunny Side of Sex 中國篇》


 如前面那篇《性愛教師-烏干達篇》是出自同一位紀錄片導演之手,從女性角度來探討性與文化的系列四部曲之一。

 這集紀錄片的拍攝地到了中國雲南瀘沽湖畔,介紹了少數民族摩梭族走婚。這非常令人感到驚訝,一般不是都覺得東方文化對性方面的事既保守又隱諱嗎(雖然在印度教中的性廟,跟藏傳佛教中男女合修的偶像是例外),那「走婚」是不是表示了性自主與開放呢?這件事不只是聽在中國的觀光客耳朵裡興奮,也有很多國外的探索節目介紹了這樣的「婚姻制度」。

 在我們過去的一知半解中,告訴我們摩梭族的男女沒有固定的婚姻關係,在女子成年之後,她晚上會打開自己的窗戶,讓男子爬入她的閨房(花樓),享受魚水之歡;在黎明之前,男子必須離開,白天的時候,兩人分別在各自的原生家庭生活。於是觀光客的認知變成「男人去那邊不知道會不會有豔遇」之類的事,但其實這讓當地人相當難過。

2013-03-01

找尋靈魂的純粹 - 浮士德


 浮士德或是對應的魔鬼梅菲斯特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,就算沒看過歌德寫的小說,也多少玩過《暗黑破壞神》,看過《青之驅魔師》之類的動漫,或是聽過關於靈魂契約這類型的故事。後來出現在相當多的作品設定裡,「惡魔達成你的願望之後,就會把你的靈魂當成代價而取走」,比較近期的像是《地獄少女》或是《魔法少女小圓》之類的,早期還有一些,不過我太年輕了不清楚。(笑)

傳說中的浮士德故事
 2004年的時候,西班牙導演斯凡克梅耶(Jan Svankmajer)拍了一部《浮士德》,故事比較淺白(比起歌德的版本),主角浮士德是一個博學的年老的學士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他為了探究生命的奧秘也鑽研神學,不過還是沒有辦法弄懂,他求助於天使,天使也沒辦法直接告訴他生命與神的智慧。於是他轉頭研究起鍊金學,甚至想要自己創造生命,不過那種方式產出的卻是怪物(瓶中人,有點像Golem石魔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