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電影在台灣沒有上映,印度原片名是《3 idiots》,大陸那邊翻成了《三傻大鬧寶萊塢》,我在想台灣會不會翻成「三個臭皮匠」之類的。不過其實故事背景跟寶萊塢沒有關係,就像《寶萊塢生死戀》一樣沒關係,只是要表明是印度出品的感覺。
片中所謂的「傻子/白癡」,並不是指那種傻人有傻福的,或是「大智若愚」型的人,而是跟我們一樣,努力地學習,希望可以追求成功未來,但是往往不得其門而入,反而弄得自己渾身是傷的人。沒錯,指的就是那些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,或是努力卻得不到回報,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像傻子一樣的我們。
故事大綱大概是說這些人過去的大學回憶,因為他們身邊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人。他看起來很平常,但是腦中的世界卻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,他不拘泥於成規或是這個世界定下的遊戲規則,可能從他嘴裡講出的話,會像原子彈一樣震撼我們,「是啊,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這樣做呢」,特別是一些我們已經忘記初衷而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。類似:上學。
究竟我們為什麼去學習呢?在老師跟學校定下了大大小小的考試之前,我們對於了解課本上的知識有多少學習動力呢?或是我們只是因為可以得到好的成績而努力爭取呢?我們究竟是學到了知識還是更多的學習壓力呢?如果只是因為害怕鞭打而學習,那又與馬戲團的獅子有什麼分別呢?
在故事中,主角引導了他的好友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,因為他說:「追求卓越,不要追求成功,因為在不經意時成功將追趕上你。」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,可以花費自己的所有去追求,如果只是當成不得不去做的事,將不會有最好的表現。就像感情也是一樣的。
其實某個因緣際會之下,我又變成了待業的身份,看完這部電影,我又開始思考起「工作」以及「成功」的很多事情。因為在大學時,我非常喜歡大眾傳播的相關課程,之所以會這麼努力是因為找到了自己的興趣,那時候,我非常貪心,想要一次接觸所有的媒體以及可能性,所以把「廣告」定為自己的方向,想著「為了要做有效的宣傳,會依情況使用不同的媒體吧,這樣我就可以接觸到所有的媒介了」這種貪心的事情。而且如果以企劃為專長努力上去,也許以後可以只要賣我的創意跟我的想法就可以了,算是不錯的投資。所以一直往這個方向而努力。
不過隨著時間慢慢過,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,我並不是個欲望太多的人,要在別人沒有需求的時候創造他的需求,這並不是我擅長的,當然不是說硬要做的話做不到,而是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做起來並不快樂。也許有人會說「不要說漂亮話了,這就是工作」,但是我並不覺得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而是要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,所以古人說要「立言、立行、立德」,就是為了自己過往之後能被後世所紀念,如果一個電腦工程師在臨終前說「我這輩子最痛恨電腦了」,這不是很悲哀的事嗎。
我不是一個太愛錢的人,只是因為需要,所以我要去工作,之前說要賺大錢,也只是為了吸引所謂的正妹而已,但是後來想想,如果不是一起努力的伴侶,而是因為自己有了什麼成就才靠近的話,那種人不要也罷。賺錢的目的,是為了讓父母,讓家人能過更好的日子,其實自己什麼的就算了。
但是某些時候又會想,為什麼別人可以有那種成就?為什麼別人跟我一樣歲數就可以年薪百萬?如果別人能為什麼我不能?為什麼我不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?所以又重回到「成就」的定位問題,究竟什麼樣才是有成就的人?究竟什麼樣才是成功的人生?我該用別人當標準嗎?還是我自己過得滿足最重要?
人的價值該怎麼樣去定位呢?是以年薪?還是以自己花過多少的努力走過這一生?世界是結果論的,但是我們對自己還要用世界那一套嗎?如果像是郭台銘那樣,逼得一些人走上絕路,那會是成功的人生嗎?當然,也許這些只是為了給我自己解套所說的漂亮話而已,但是我打算用自己的人生來實驗,認真地面對自己然後努力地活下去。
也許未來我的工作是很不起眼的,是薪水很少的,但是我不會因此而害怕或是抬不起頭,因為我會很努力地活著,然後我會有更多時間去關心我的家人以及朋友。啊,扯遠了。
父母總是害怕我們在社會上失敗,所以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才會有幸福的人生,但是悖逆自己的想法真的會幸福嗎?自己想做什麼,只有自己最清楚,「追求卓越,因為在不經意時成功將追趕上你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