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11-24

[印度電影] 心中的小星星 Taare Zameen Par


 最近突然發現印度電影很有趣,當然有時候其中的歌舞排場跟誇張的表現方式有些人並不習慣,但是比起好像套公式一樣的某些好萊塢電影,寶萊塢的更有新意與原創性,更容易想起一些我們身邊的什麼,然後被劇情喚醒那些好的記憶,重新意識到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部分。

 繼《三個傻瓜》後,又看了阿米爾‧罕的《心中的小星星》,這是講一個看似調皮活潑不愛念書的小朋友,與啟發他的美術老師的故事。劇情其實很單純,甚至美術老師在開演後一個小時才登場,沒錯就是一個小時,這部片超長的,一共有162分鐘,所以身兼導演的阿米爾‧罕有足夠的篇幅來敘述一個小孩子的心情。不得不認同這會是這部電影最適合的方式,但是在台灣可能行不通,第一會死在片長預算,第二就死在國片市場,就更別提可以在海外播放之類的了。有點怨嘆當初應該要聽朋友登登凱的建議,在新光影城上映的時候就看的。

2010-11-21

[印度電影] 三個傻瓜 3 idiots


 這部電影在台灣沒有上映,印度原片名是《3 idiots》,大陸那邊翻成了《三傻大鬧寶萊塢》,我在想台灣會不會翻成「三個臭皮匠」之類的。不過其實故事背景跟寶萊塢沒有關係,就像《寶萊塢生死戀》一樣沒關係,只是要表明是印度出品的感覺。

 片中所謂的「傻子/白癡」,並不是指那種傻人有傻福的,或是「大智若愚」型的人,而是跟我們一樣,努力地學習,希望可以追求成功未來,但是往往不得其門而入,反而弄得自己渾身是傷的人。沒錯,指的就是那些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,或是努力卻得不到回報,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像傻子一樣的我們。

 故事大綱大概是說這些人過去的大學回憶,因為他們身邊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人。他看起來很平常,但是腦中的世界卻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,他不拘泥於成規或是這個世界定下的遊戲規則,可能從他嘴裡講出的話,會像原子彈一樣震撼我們,「是啊,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這樣做呢」,特別是一些我們已經忘記初衷而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。類似:上學。

2010-11-08

[日本電影]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


 花了一點時間沉澱後,我還是沒辦法用很具體而簡潔的字句來描述這部電影的輪廓,或是表達我內心的感動。雖然只看名字還真的不容易讓人產生什麼興趣去觀賞,而我也因此在書店翻了兩頁後就把書放回去(遮臉),是剛好「天天都便宜」有特價才想試試看,但也因此買了北野武的《導演‧萬歲》這部我覺得是地雷的作品回家。

 電影的主軸是說著松子一生的故事,有點像是《大智若魚》那樣地,透過第三者努力拼湊一個長輩的形象,但是用的是日式的手法,其中甚至加入了一些歌舞劇的成份,不過卻是非常地流暢,也不會有「硬插橋段」的感覺,把整部電影一口氣看完之後,才發現原來兩個小時過得是這麼快。

2010-11-07

[咩咩雜記] 非關咩咩


  我並非不渴望愛情,其實是完全相反地,我非常需要一個可以灌注情感,並獲得一些什麼的對象。

 在上一段不正式的單向關係結束之後(其實是一年前的事),我終於崩潰了。自我好像是枯萎的什麼一般一片一片不停地剝落,某種程度而言也有可能在更早的時間就已經全部消失殆盡;以胸骨左方為爆炸中心,然後形成了巨大的黑洞,把所有形而上的存在一次性地吸了進去。

 黑洞出現之後呢,就是什麼也沒有噢。沒有喜悅,沒有戀愛的興奮,沒有幸福的氣息。不過也還好沒有悲傷,沒有難過,沒有過去的那些回憶。

重生


 沒有開始,也就沒有所謂結束,原本跟自己說的三個月,也終於提早在昨天打烊。 

 就像女孩說的一樣,我們不適合對方。也許某種程度來說,我們在異性之間是具有吸引力的,也許我們還是某種程度地吸引彼此,但是我們不適合對方。 

 原本跟兔子說好的,「我想要看清楚發生的事情,然後用力轉頭說再見」,但機會來臨時,我看清楚了,卻沒有轉頭,更險些再度掉下去。 

 不過現在的我很清醒,就像晚上七點喝了酒倒頭睡著,但在半夜一點擁抱黑夜醒來時那樣清醒。很自然地談天,不需要刻意想一些有趣的話題,不需要刻意地裝作自然,因為不再患得患失之後,就不再笨手笨腳。 

 我的眼光甚高,對普通人一點興趣也沒有,如果你們中間有宇宙人、未來人、超能力者......啊,拿錯劇本了。(此行請自行刪掉) 

 我不甘寂寞,但也知道寧缺勿濫,在遇到對的人之前,我會再一直等下去。讓自己變得更好、更溫柔,直到對的人出現,然後將她融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