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主宰了人的一生,做過什麼,留下什麼, 如果當記憶只為自己所擁有,很可能就變成了一個架空人物。 過期的記憶就像過期的罐頭,賞味期限已經不在只變成了麻煩的東西, 不管是要留下或是丟掉都是麻煩的東西。 我的耳洞給了我魔法,讓我把這些記憶做成罐頭, 有開心的罐頭,有傷心的罐頭,但是這些還是我, 一個都不想丟掉,一個也不能少。 簡單說,這是電子筆記本。
2010-07-17
馬內到畢卡索 - 費城美術館經典展
美術館這次雖然有提供聯票(與另一個舞台服裝展)的優惠,但是對這展覽本身小氣得很,只賣導覽專刊而不提供簡易的DM,這只好讓我在離開的時候順手拿了一張七月份的專刊,不太想要獨漏哪位藝術家或精彩的內容。
這次的展覽,雖然說各家的大作沒有來,但是從印象派到野獸派到立體派,能說得出名字來的藝術家幾乎都到齊了,而且還來了很多說不太出名字來的藝術家(炸)。這次展出的有:馬內、竇加、畢沙羅、莫內、雷諾瓦、賽尚、梵谷、高更、羅丹、馬諦斯、畢卡索、夏卡爾、莫迪里亞尼、米羅、杜象、歐姬芙等。
原本想說難得有這個展覽,又剛好錯過了團體導覽,於是租了一台語音導覽,但是聽完之後覺得有點小後悔,雖然說裡面是有補充一些說明牌沒有的小故事或是作品的來龍去脈,不過主要還是在說明畫面結構之類的事,那個東西自己用眼睛看就好了啊,多一個人在旁邊講講講反而沒辦法專心想自己的事,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佔據了。以後看這類展覽如果沒跟到導覽我也打死不租語音了!(見笑轉生氣)
今天的作品看下來,除了米羅的以外,大致上還是離不開人,或是說離不開人性,也就是心理層面那個溫暖的部分,我想這也是藝術作品除了在技法或是個人獨特的作品語言之外,可以被大家喜愛而留芳百世的緣故,這也可以說是繪畫在攝影技術開始成熟後,走向了不同方向而更強調內涵吧。
看這些作品的時候,總是會感覺到「安心」,特別是莫內的作品,雖然不是最有名的睡蓮或是日出系列,但是看著河邊的樹影、河中的波光粼粼,總覺得自己就在那個微風徐徐的河岸邊,非常自在而放鬆,看著反射著一部分陽光的日本橋也是如此。
本次展覽應該沒有所謂「罕見」的作品,但是視為通識的入門展似乎又不是可以激起人的熱情,只能說當成好久不見的老友重新聚一聚這樣,「原來你還有這個特技」或是「我都不知道你還會這樣咧」地閒話家常。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展,至少在訊息呈現上來說,資料的量是相當龐大的,你可能會需要先翻一些什麼書,然後知道誰跟誰是好朋友,誰又跟誰拜師,再去作品裡找到他們在藝術語言裡共同的話題,最後也可以成為那些藝術家的舊識。
這次的展覽會持續到99年9月26日,需要另行購票,如果跟一樓的舞台服裝展一起購買聯票的話,會便宜不少錢,原價我忘了,聯票是360。於是今天光是看展覽就花了220+100+360+100,果然一出門就花很兇啊……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