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電影是由小說改編的,書是在年初看完的,書裡也有提到拍成電影的事,不過好像沒有聽到任何在台灣上映的消息,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,我大概可以認同那些片商的想法了。
如果說是風土民情不同,而造成電影說故事的方式而異,那麼我只好認同這樣先天性的問題,但是如果是為了世界市場來拍攝影片的話,那麼我只好說拍得不甚理想。
這部作品在小說時的重點是在「兒時造成的錯誤」跟長大後的「贖罪之旅」,但是電影的部分關於背景的設定著墨有限,變成是「童年摯友的兒子帶回美國之旅」,可能是兩個鐘頭的片長裝不下這麼多的內容吧,所以很多伏筆來不及埋下就得急著交代完劇情。雖然在看小說時,也是覺得從「鬥風箏」才精彩起來,但是電影開始沒多久就切到「鬥風箏」,似乎還是太快了。
如果說是風土民情不同,而造成電影說故事的方式而異,那麼我只好認同這樣先天性的問題,但是如果是為了世界市場來拍攝影片的話,那麼我只好說拍得不甚理想。
這部作品在小說時的重點是在「兒時造成的錯誤」跟長大後的「贖罪之旅」,但是電影的部分關於背景的設定著墨有限,變成是「童年摯友的兒子帶回美國之旅」,可能是兩個鐘頭的片長裝不下這麼多的內容吧,所以很多伏筆來不及埋下就得急著交代完劇情。雖然在看小說時,也是覺得從「鬥風箏」才精彩起來,但是電影開始沒多久就切到「鬥風箏」,似乎還是太快了。
小朋友演的部分其實還算生硬,可能跟當地文化有關係,在阿米爾戲弄哈珊時看不出高傲跟謙卑忠誠的感覺,兩個人勾肩搭背去看電影是很正常沒錯,只是這樣只是同年摯友而已。書中比較多次地強調阿米爾對哈珊得到爸爸比較多關心的嫉妒,電影中只主要集中在哈珊生日那天。而事關阿米爾半輩子自責心結的那個追風箏的下午,眼睜睜看著哈珊被傷害的那個下午,不管是強調或是痛苦似乎都沒有張力,不知道是不是礙於尺度的關係,但是沒有這個拱心石,架構建立起來的是另一種感覺。
我猜是拿掉了OS的部分,在書中很詳盡地用自述的方式補充對話沒有的部分,雖然在戲劇中使用OS是比較示弱的方式,因為要用明字明句補充說明,就是自己畫面的張力跟展現不夠,但是這部作品在只用畫面跟對白的描述下,不熟國情的人很難了解內容。年輕男女的「正確交往方式」雖然是有提及,但是卻沒有強度,變成是被自己老爸虧的感覺;風箏線上面要沾上玻璃粉,才有辦法割斷別人的線,當然這樣做,寒假開學時小朋友的手上也都是傷痕累累。
書中主角背負了近半輩子的壓力跟自責,在電影中並沒有太特別強調,所以最後一戰的時候,也只是被肉拳揍了一頓,並不是金屬手指虎揍到半死,可以在醫院住上好幾個月的程度,然後邊被揍邊大笑,因為自己解放了,從心裡那個小小的牢籠解放了。我覺得原作者厲害的就是他讓讀者感覺到了那種掙扎,然後在那個時刻一起解放,在電影裡並未能做到這種程度。
影片是網路上找的,雖然有翻譯,但是很多不甚正確,如果我沒看過原著一定會翻桌。雖然用他們母語對話時,會有英文字幕,但是就怕他們用英文對話,帶有很重的腔調,翻譯錯誤我自己也聽不懂,就只好憑書中印象補完了。
關於習慣部分,很有趣的一點,他們會對親膩的人在名字後加「jan」,雖然他們念起來比較像「John」的發音,但是還是跟日本的じゃん感覺很接近。主角的爸爸叫他只有在鬥風箏那天才在名字後加「將」,但是叫哈珊總是會加「將」,這也是讓主角吃醋的一個細節。
其實自己好幾次把書只看了幾頁後放下,書評不知道哪位說拿起來就放不下讓我覺得是廣告效果,但是從鬥風箏開始是真的吸引我了,但是沒有前面我覺得很枯燥而內心苛責的引導,後面我沒有辦法認同主角是如此地期待著解放,所以還是要從頭到尾好好看過一次,雖然有點厚度,但是真的很好看。
與印度《寶萊塢生死戀》那種誇張的表演方式不同,這部作品很保守的方式呈現,大概只有小說版的十分之一吧,如果再角色的感受上加強的話,應該會更讓人感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