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在弱冠之年會給自己取一個字,有些人的字是延長「名」本身的意涵,有些人的是相反的,有些人好像是想取怎樣就怎樣。相同延長的部分,比較代表性的就像諸葛亮,字孔明。而相反的部分,像是楊過,字改之,韓愈(踰),字退之,也就是用字來補足名裡面不足的部分。
很喜歡高三時教國文的芙蓉老師的課,最喜歡她講國學的部分,撇開了難記的課文跟解釋,把文字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,其中雖然印象中最深的還是「字號」這段,不過老師對不起!我已經忘了70%了!!
很喜歡高三時教國文的芙蓉老師的課,最喜歡她講國學的部分,撇開了難記的課文跟解釋,把文字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,其中雖然印象中最深的還是「字號」這段,不過老師對不起!我已經忘了70%了!!
不過我給自己取字,是在考機車駕照那年,離古人的「弱冠」還早了兩年。一開始是怎麼樣想到的我也忘了,其實在高二也已經在使用了,大致上是延伸「彤」原本的紅色,加上哈很久的日本視覺系形象,把「紅顏」做了倒裝,變成自己的字。因為「顏」也可以當姓,一整個也在寫小說的年代想把這當成自己的筆名。
話說,字影響一個人好像很深遠,也許姓名是父母給的,字才是自己選擇的路,然後會朝這樣的路一直走下去的感覺。看著大學時期長髮的照片,我深深地有這樣的感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