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9-22

[雜記] 英國印象


氣候
英國的緯度很高,大約是大陸哈爾濱、黑龍江或是日本北海道的位置,八月的時候白天約在20-25度,晚上可能會掉到10度,太陽下跟陰影處的溫度也差異相當大。
另外在蘇格蘭有所謂的蘇格蘭氣候(Scottish weather),指那種前一小時下雨、後一小時出太陽,然後風又特別大的快速變化天氣。在英國 (好像歐洲也是) 的年輕人較少撐傘,取而代之的是方便的帽T,大概就是像文化大學的感覺吧 (笑)。
大部分地區是偏乾燥的,不會到流鼻血的程度,但是會讓我有台灣冬季騷癢的感覺,算是比較乾冷的地區。

高緯度
除了影響到氣溫之外,長日照跟短日照的影響很明顯,夏天倫敦晚上9點天黑,天氣好的時候愛丁堡快10點才完全變暗。不過冬天之後白天時間就相對縮得很短了。

日光浴
一般人對西方人的印象就是愛曬太陽但是皮膚很多斑。我這次回來之後也變黑了,一方面是運氣好都是好天氣,一方面是那種涼爽的氣候,讓人想不曬太陽也難,就好像在台灣冬天大家會想曬太陽是一樣的。在英國的晴天據說沒有想像中多。

空氣品質
蘇格蘭不管哪裡的空氣品質都很好,不用每天挖鼻孔讓我很不習慣,為了挖些什麼東西出來還差點挖到流鼻血。不過倫敦的空氣品質就很恐怖了,呼吸的時候完全沒感覺,但是回家後挖鼻孔一定是黑的,不是髒髒的那種顏色,是‧黑‧的,全黑,好像一些細微的煤炭顆粒的感覺。不過更深一點的地方還是有正常鼻屎啦。

汙垢
基本上天氣很涼,非激烈運動不容易流汗,又因為氣候偏乾燥,所以就算皮膚有一點汗也馬上就乾掉,不太容易吸附空氣中的灰塵,更別說會卡在指甲縫裡變得黑黑這件事了,在這裡不會出現。

語言
雖然是以英語為主,但不是美國英語 (美語),跟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口音或是一些用字不太一樣。在蘇格蘭的時候,當地人有傳統的蓋爾語,說起英語來的時候也會再多一個蘇格蘭腔。
英國是個民族大熔爐,不管是移民或是旅人,你還可以聽到法國腔、德國腔、印度腔、西班牙腔……所以也不用擔心自己講的口音是否標準,多試幾次一定可以溝通的。另外現在大陸學生很多,可以跟他們說普通話,如果會廣東話的話可能點中國菜還可以派上用場。

交通
在英國應該只有倫敦有捷運系統,格拉斯哥的地鐵相對而言是小巫見大巫。需要移動的時候還有國內班機、客運、鐵路、公車等可以選擇,或是自己開車,不過當地人大多很常走路,在倫敦時特別有台北那種快速的生活感。

交通 - 馬路
英國的馬路一般不大,市區裡最大也就四線道,不過還好汽車數量沒有台灣這麼恐怖跟集中,非巔峰時間路上的車潮就還好。高速公路主要就在倫敦跟愛丁堡周圍,沒有貫穿全國的那種。中間是很多像省道一樣的公路,不過通常也比台灣的省道小條的感覺。

交通 - 圓環
圓環是英國馬路上常看到的東西,可大可小,甚至中間不用長東西只要畫個圈圈就好,駕駛員就需要靠左邊走然後順時鐘繞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再出去,有時候T字路口也會有,我朋友一定會繞一下。圈圈內的車輛優先行駛,要進入圓環前需要等空檔,一般還不會有號誌。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速,一方面不會有像十字路口要閃車的問題。

交通 - 路面
英國的路面差到爆炸,很多汽車常開的路段,包括市區內跟高速公路上,感覺柏油都已經被磨掉剩下一顆一顆像是PU跑道的紅色石頭,路不太平也不在話下。郊區的路面好些,蘇格蘭因為郊區路少,所以鋪得又比英格蘭好些。

交通 - 郊區的遠燈
因為郊區公路不像台灣有安全島的設計,一般也省了路燈的預算,有一些貓眼就不錯了,所以遠、近燈的切換格外明顯,而英國駕駛也非常注意這種禮貌。

交通 - 加油
英國大部分的加油站都是自助的,我在鬧區的地方印象都沒有看到,需要開到稍微外圍一點才可以加油,車不像台灣這麼多,大家可以慢慢加然後自己檢查車子的狀況,一般又與小賣店或是大賣場結合方便管理。油價相當驚人,一般車加滿可能需要三四千元。

交通 - 計程車
我沒那個預算坐計程車,雖然不知道價錢但一定很恐怖,我只能從外面偷瞄。大部分計程車是印象中黑色的外表,不過似乎接受廣告或是個人塗裝,所以變化其實也挺大的,甚至看過外國車型的計程車。
計程車後座相當寬敞,讓人直接聯想到以前福爾摩斯坐馬車的感覺,要放行李是絕對沒問題,還有加大的殘障人士可以直接推輪椅上去的那種車型。

交通 - 公車
大概有一半的巴士是二層的,一部分是公車一部分是觀光巴士,因為第一層的底盤比較低,所以二樓也只比一般的公車高度多一些而已。有些公車有無障礙設備,到站後會把車身壓低,然後伸出鐵板接到人行道上。這邊的公車司機都是穩穩地接客人,收好錢才開車,到站的時候也會確認都沒問題才關門離開。

交通 - 火車與客運
如高鐵早鳥一樣,英國的火車與客運越早訂越便宜,離峰時間也比較便宜。客運是算趟的,熱門路線一般價錢彈性大;火車的來回票一般只比單程票多十幾塊台幣。大概95%的火車跟客運,椅背都是不能放倒的,5%是給旅行團跟觀光客用的巴士才有,如果想坐夜車真的要三思。不過其實大部分的公路景色也只有第一次比較新鮮,很大的平原跟黑臉小羊,多坐幾次就覺得差不多了。

交通 - 紅綠燈
英國人的駕駛很遵守號誌,不過行人則不一定。除非是車潮超多的大十字路口,會有自動切換的紅綠燈與行人號誌以外,大多時候是需要手動去按穿越按鈕的 (這台灣也有),不過更多時候,只要左右沒來車,英國人就會穿過去,如果是中間有安全島才會走一半,鮮少會有站在馬路中間車輛從前後開過的危險景象。

交通 - 汽車
英國的汽車比較多像是迷你奧斯汀或是日系車款那種,中小型感覺精緻省油的車,再來就是家庭休旅型的,比較少中間的選擇。大多人習慣買二手的東西,車子也是。

交通 - 摩托車
速克達相當少見,我總共也看到不會超過5台,據了解是因為價錢不會跟重機差太多,所以會選擇後者。而重機在愛丁堡都是隨手停就好,一條路上可能也只有一台,真的不會造成什麼影響。

交通 - 腳踏車
腳踏車很多人用來運動,代步的大概一半,也有腳踏車與嬰兒車結合的款式 (在台灣還不被嚇到死)。當腳踏車走在汽車車道 (路面) 的時候,會遵守紅綠燈指示,不會有那種一下行人一下又變車的遊戲規則。

交通 - 走路
英國的汽車是靠左走,不過行人大多時候是靠右走,在電扶梯上也有靠右站立讓左方通行的標語。另外在倫敦的捷運管子裡,路線很複雜,牆上會寫有時候要靠左有時候靠右,大部分人都會遵守。

禮貌
英國人的禮貌相當自然,他們把sorry跟thank you掛在嘴邊,在人來人往的路上只要不小心一點點擦碰到,就會互道sorry,或是當有人發現自己妨礙到別人的時候,不管是在通道裡、觀賞東西檔到人、拍照入鏡了的時候,也會快速移開並說聲sorry。
我曾經在倫敦地鐵拖著兩個大行李跑,當時是下班人潮,有人因為逆向走了樓梯跟我卡住了,我隨口說了聲sorry,他急忙說「不不,是我的錯」非常非常認真誠懇的跟我道歉,害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。
英國人很愛禮讓,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路、樓梯都小小的,總是會有人在另一頭會轉角等著,當一方很從容地通過時就會說聲謝謝。在離開英國後我在上海轉機去了趟外攤,我發現真是快不知道怎麼走路了。

店員
在英國買東西,不管任何東西,店員會先打招呼,說個「Hi there!」或是「How are you?」之類的,就算後面有人在排隊也是這樣進行。台灣的店員就算說「你好歡迎光臨」大概沒有消費者會回,包括我自己,不過在英國是也會反問店員好不好。
在買完之後的謝謝跟再見當然也不會少,在蘇格蘭常用「cheers」這個字,我在英格蘭就沒聽過了,cheers可以當成「Hi / Thanks / Bye」來使用,依時機有不同的意思。

搭訕
英國人很習慣與路人搭訕,不管是問事情或是閒聊,一般人也都很願意聊上一兩句。像在Alnwick (哈利波特城堡) 附近的大賣場買東西時,朋友就在跟店員抱怨那些人已經很有錢了居然還賣這麼貴的門票,另一個店員就插一腳進來講了一個跟附近的橋上的獅子有關的軼聞。不過我的英文能力還不是這麼OK,加上話少,所以...也許下次。

熱心
這部分在蘇格蘭地區是特別有感覺,只要你站在路中間沒有在等人、又東張西望,一臉就像迷路的樣子時,就會有人來問你「Are you OK?」。我曾經在忘記帶地圖又迷路的情況下,被一對年輕夫婦指引了方向;在杜倫的時候,也因為看地圖看了很久,我一直在想路線怎麼走比較順,結果也被兩位大陸妹子關心「同學需要幫忙嗎?」(笑)
只能說這份熱情會變習慣然後會傳染的,我後來在路上看到200%就是迷路樣子的人,我超想衝過去的,不過我也不太熟路啊...

自動結帳櫃台
英國的超級市場跟台灣大賣場基本上不會差太多,不同的只有自動結帳櫃台。機制大概是這樣:掃一個東西,需要放到另一邊的袋子裡,被感應到重量後才能再掃下一個,最後用現金或信用卡付款都可以。

信用卡
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用信用卡,除了中國餐廳、公車客運,跟有些展覽館/博物館在250元的消費以下只收現金。英國人習慣用輸入密碼的方式來驗證,台灣的卡過去還是可以用簽名的方式消費,不過在有些自助的情況下就會稍微麻煩一點。

紀念戰爭
英國有很多的博物館內容或是建築物與紀念戰爭有關係,在蘇格蘭看到最多的是與英格蘭的獨立戰爭勝利,在英格蘭看到最多的是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東西。

推崇女王
英國的國王人數比女王多,但是感覺更容易看或聽到關於女王的事,從以前蘇格蘭的瑪格麗特、瑪麗女王,英格蘭的伊莉莎白一世,統一之後的維多利亞女王,到現在的伊莉莎白二世。不過老實說我對歷史人物比較有興趣。

英式城堡
不得不說,這跟我想像中的差很多,大部分的城堡是用城牆圍住一個範圍,然後裡面會蓋很多像是皇宮啦、廚房啦、教堂、軍械室之類的建築物,一棟一棟分開來。而不是全部連在一起中間可以通行,然後往上蓋成一大座的那種模式。
看了這麼多之後可能只有Bamburgh城堡比較像我原本想像的外型跟內裝。

博物館
大部分的博物館都可以拍照,但是大部分也禁止使用閃光燈。大部分都是免費的,採自由捐贈或是出租語音導覽的方式營運。不管什麼類型的博物館,通常都會有親子互動的部分,像是學習單或是變裝區,在蘇格蘭國立博物館還有一個房間是專門留給孩子們玩耍的。

美術館
一般禁止攝錄影,但是可以看到許多學生或畫家在現場臨摹,博物館也常看到。

劇院 / 表演廳
去過兩個地方,都是裡面看起來比外面大,很巧妙地躲在一群房子裡的感覺,旁邊也可能是其他店面,並不像台灣就很明顯地是獨立一棟專門看表演的禮堂或大廳;門口跟樓梯都蠻普通的,但一進到座位席就別有洞天。

冰淇淋
因為英國的收入跟消費水準比較高,哈根大使賣得跟台灣差不多價錢,所以也是一般價格的冰淇淋而已。另外有很多冰淇淋,請找義大利血統的,通常都是香濃綿密。

電爐
我目前住過的地方都是看到電爐,上面是四個同心圈圈紋的排成骰子四點的圓鐵盤,下方是一個可以拉開分成兩層的大烤箱。通常都要預熱,不管哪個部分,所以不太適合台菜使用,也一定要用平底鍋。

窗戶
英國的窗戶有很多種,但是我還沒看到有紗窗的。大部分也是因為冬天就全關,不太需要擔心什麼東西跑進來。

害蟲
在英國我沒有看到蟑螂,只有很笨的蒼蠅,以及數量非常少叮到不會癢又馬上消的蚊子,再加上小巷裡可能會看到的老鼠跟一些跳蚤。沒有真的蚊子或小黑蚊這個就是非常棒的事了。

刷子
在英國我沒看到掃把,可能跟室內都是鋪地毯有關係,我都只看到店員用刷子在掃地。路上的清潔隊員用什麼東西我一時想不起來。

輪廓
英國男生比較代表的外型大概就是裘德洛,或是奧蘭多布魯的那種感覺,當然不一定會這麼帥氣啦;而女生的話我看到很多像是金妮衛斯理,或是凱特溫斯蕾的外型,還有很多琳賽羅涵感覺的,我不太確定她們是不是英國人。

髮型
男生很多都是光頭或是短髮,比西裝頭還短的那種硬式的髮型,長髮的只有極少數,我看過的不會超過10個,還有部分是大叔。女生很多長髮,如果是上班族的話會纏起來;蠻多是褐色頭髮,或是金髮的外層但是裡面透出來是褐色的,也有人是染白色的感覺。

體型
英國男生並不像美國這麼多壯漢,健身的比例沒這麼高,感覺跟台灣差不多,體型一般也是偏瘦,有些人會穿窄版的打扮。女生的體型比較兩極,倫敦的身材又比較好,大部分年輕女性都是很瘦、腿很直,可以當模特兒的那種;平均身高比台灣女生高,但160cm左右的也不少。

不怕冷
年輕人晚上去喝酒跳舞的時候,也不知道是真不怕冷還是假不怕冷,很多人一件上衣就出門了。據說冬天的時候也這樣。

不怕雨
年輕人,特別是中學生,身體非常地好,下雨天不用撐傘,因為會被同學覺得很奇怪。(我就是在路上被很奇怪眼神看的叔叔)

準時下班
英國的商店通常下午6點就會準時關門,5點半前是最後進入時間,之後就謝謝明天請早。就算是營業額可能很高的倫敦牛津圈也是如此,有些店週末甚至提早打烊,店員也是需要休息的啊。

電燈
英國人鮮少加班,但晚上空無一人的辦公大樓卻燈火通明,反而路燈數還沒有台灣多,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
沒有留言: